DOI: 10.2147/IJN.S266692
如今,傷口的發展及其副作用已成為醫學研究中的一道難題。基于水凝膠的敷料具有保持傷口床清潔的能力,并為傷口愈合提供適當的水分、組織相容性和抗菌效果,因此是該目的的最佳選擇。另一方面,銅及其化合物作為作為一種抗菌物質已在實驗中使用多年。截至目前為止,已經進行了各種研究以確定該元素的抗菌特性,這些研究均顯示出其對感染的顯著影響。采用靜電紡絲技術將銅引入聚合物靜電紡絲中,成功制備了殼聚糖/聚乙烯醇/銅納米纖維。該雙層膜由作為保護層的含銅納米粒子的聚乙烯醇和殼聚糖,以及作為第二層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納米纖維組成,后者與受損細胞相鄰。采用TGA、FT-IR、TEM、SEM-EDS和X射線粉末衍射對所制備的納米纖維進行表征。通過對一些革蘭氏陽性和革蘭氏陰性細菌的生物學測試證明了納米纖維的抗菌效果。最后,制備水凝膠制劑以評估其對大鼠開放性傷口愈合過程的影響。在這項研究中,來自SEM、TEM、EDS和XRD的數據證實了具有納米直徑的均勻纖維的形成以及在電紡納米纖維上存在Cu納米顆粒。觀察到銅對所有選定細菌的抗菌活性,但革蘭氏陽性細菌較革蘭氏陰性細菌敏感。結果表明,本研究制備的水凝膠傷口敷料能有效地護理傷口愈合早期的開放性傷口,防止長時間開放性傷口的發生。
圖1.PVA/CS(A,B)和PVA/CS/CuNPs納米纖維(C,D)的SEM圖像。
圖2.PVA/CS/CuNPs納米纖維的EDX光譜。
圖3.PVA/CS/CuNPs納米纖維的TEM圖像。
圖4.PVA/CS/Cu納米纖維的XRD圖。
圖5.PVA、PVA/CS和PVA/CS/CuNPs納米纖維的FT-IR光譜。
圖6.PVA(灰色實線)、PVA/CS(虛線)和PVA/CS/Cu納米纖維(黑色實線)的TGA曲線。
圖7.銅釋放測試與時間的關系。
圖8.抗菌藥敏紙片擴散試驗。(A)大腸桿菌,(B)蠟狀芽孢桿菌,(C)金黃色葡萄球菌和(D)銅綠假單胞菌,其中1)PVA,2)PVA/CS,3)PVA/CS/CuNPs和T)四環素(對照)。
圖9.成年雄性白化病大鼠傷口的體內結果。第0、3、7、11和15天,陽性對照、陰性對照、PVA、PVA/CS和PVA/CS/CuNPs所有五組大鼠的傷口區域圖像。
圖10.陽性對照、陰性對照、PVA、PVA/CS和PVA/CS/CuNPs的傷口閉合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