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016/j.electacta.2020.136921
過渡金屬磷化物負極由于其較高的理論容量和合適的嵌入電位范圍,在鋰/鈉離子電池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然而,在轉化反應機理方面,機械應力引起的劇烈體積膨脹阻礙了其實際應用。在此,研究者展示了一種MoP@氮摻雜碳納米纖維(MoP@NCNFs)的高性能負極,該負極是通過靜電紡絲法和原位碳熱自還原策略制備的。結晶良好的MoP納米顆粒均勻地分布在交織的納米纖維中,為快速電荷/離子傳輸提供了導電網絡,并為體積膨脹提供了足夠的緩沖空間。得益于獨特的結構,800℃下合成的MoP@NCNFs在100 mA g-1下循環200次后,其可逆容量為840 mAh g-1。在2 A g-1下,可實現長達1300個循環,其電池容量為377 mAh g-1,庫倫效率為99%。此外,合成的MoP@NCNFs還顯示出優異的鈉存儲性能。定量動力學分析證實,電荷存儲性能受贗電容控制,尤其是在高速率下(1 mV s-1時為75.9%),從而實現了高速率鋰/鈉存儲性能。
圖1.MoP@NCNFs合成過程示意圖。
圖2.(a,d)700-MoP@NCNFs,(b,e)800-MoP@NCNFs,(c,f)900-MoP@NCNFs的SEM和TEM圖像。(g-k)800-MoP@NCNFs的相應元素映射。插圖為高倍放大圖。
圖3.(a)MoP@NCNFs納米復合材料的XRD圖譜以及MoP(JCPDS編號24-0771)和碳(JCPDS編號26-1077)的標準PDF數據。800-MoP@NCNFs納米復合材料的全掃描和高分辨率XPS光譜:(b)綜合XPS光譜以及(c)Mo 3d,(d)P 2p,(e)C 1s和(f)N 1s的相應XPS光譜。
圖4.(a)800-MoP@NCNFs電極在0.1 mV s-1掃描速率下的CV曲線,相對于Li/Li+為0.01-3.0V。(b)800-MoP@NCNFs電極在0.1 A g-1下的充放電曲線。(c)MoP@NCNFs電極在電流密度為0.1 A g-1下的循環性能。(d)MoP@NCNFs電極在不同電流密度下的速率性能。(e)800-MoP@NCNFs電極在2 A g-1電流密度下的長期循環性能。
圖5.800-MoP@NCNFs的EIS分析:(a)800-MoP@NCNFs的放電-充電曲線,(b,c)奈奎斯特圖,(d,e)ω-1/2與Z'的線性關系,(f)不同電位狀態的DLi值。
圖6.(a)在0.1到1 mV s-1的不同掃描速率下的CV曲線。(b)在還原和氧化狀態下,由曲線logv-logIP的斜率獲得的b值。(c)在1 mV s-1的掃描速率下總電流的電容控制貢獻。(d)在不同掃描速率下電容和擴散控制過程的電流貢獻率。
圖7.800-MoP@NCNFs電極用于鈉存儲的電化學性能:(a)在0.1 mV s-1掃描速率下的CV曲線,相對于Na/Na+為0.01-3.0V。(b)在0.1 A g-1下的充電-放電曲線。(c)在電流密度為0.1 A g-1時的相應循環性能。(d)在不同電流密度下的速率性能。(e)在2 A g-1電流密度下的長期循環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