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1002/jbm.a.36912
納米技術增效的局部癌癥化學療法顯示了在一段時間內靶向和控制抗癌藥物釋放以消除癌癥局部復發和改善治療過程中/治療后組織再生的良好性能。基于電紡納米纖維的可植入藥物遞送系統已被認定為局部癌癥治療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可在現場遞送抗癌藥并減少對正常細胞的全身毒性和副作用。本綜述旨在總結基于靜電紡絲的系統在局部化療中應用的最新研究進展。同時,還討論了使用各種抗癌藥物進行的體外和體內研究,以及電紡納米纖維用于組合/協同化療的能力,乃至在應用這一開創性方法進行癌癥局部治療的臨床過渡方面現有的挑戰和潛在的巨大進展。
圖1.同軸靜電紡絲工藝示意圖。
圖2.三軸電紡納米纖維膜的示意圖,其中核心區域由PVP和一種藥物組成,中間層包含PCL,殼區域由吸濕材料和第二種治療劑組成。
圖3.通過同軸靜電紡絲合成的可植入DOX負載的納米纖維膠束平臺。
圖4.由PCL和聚(單硬脂酸甘油-共-ε-己內酯)(PGC-C18)組成的三層超疏水電紡網,其核心層與抗癌劑SN-38結合,位于兩層無藥物保護層之間。這些網狀物在10天內表現出緩慢的初始藥物釋放,與保護層介質的滲透平行,在30天內,隨著SN-38-結合芯層的潤濕,藥物釋放明顯延遲和延長。
圖5.所應用的四層納米纖維墊的概覽圖(a)和橫截面圖(b)。四層納米纖維墊,由(i)第一藥物包封墊(頂部)、屏蔽墊、第二藥物包封墊和基底墊(底部)組成。
圖6.在溫度變化的條件下,通過同軸靜電紡絲制備具有開/關可切換藥物釋放功能的納米凝膠微纖維裝置的示意圖。
圖7.(A)顯示聚多巴胺管的SEM圖像。(B)TEM圖像顯示與(A)中相同的樣品。通過將PCL-聚多巴胺芯-鞘納米纖維浸泡在DCM中以有選擇地消除芯,從而制成管。
圖8.電紡A)MADO納米纖維、B)MADO-Fe3O4納米纖維和C)MADO-Fe3O4-BTZ納米纖維的FE-SEM圖像;D)MADO-Fe3O4-BTZ納米纖維的TEM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