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u4ywy"><source id="u4ywy"></source></table>
  • mecc
     
     
    about us

    news綜合資訊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綜合資訊 - 學術快訊

    中科大余彥教授:電紡絲在儲能材料中的應用

    2018-12-07   易絲幫

    在第六屆靜電紡絲大會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余彥教授作了&ldquo;電紡絲在儲能材料中的應用&rdquo;的大會報告。余彥教授介紹,靜電紡絲是近年來發展的一種制備一維納米纖維的方法,廣泛應用于鋰/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或電極材料載體的制備。纖維具有較高的長徑比、三維交聯的網絡結構,以及后續處理所獲得較大的比表面積和較高的孔隙,可以增大電極材料與電解液的接觸面積,從而有效的縮短離子傳輸距離和促進電子沿著三維網絡傳輸。


    Sn-C核-殼結構提高儲鋰性能

    通過調節紡絲液的組成和組分比例及后續處理條件,可得到形貌可控的纖維,如中空、多通道結構等。這種特殊結構更有利于離子和電子的傳輸。二氧化鈦作為一種嵌入型的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由于其良好的結構穩定性得到了研究者的廣泛關注,但其較弱的電子電導和離子擴散能力成為目前研究的瓶頸。



    靜電紡絲中空纖維提高儲鋰性能纖維

    將材料納米化之后,會有效縮短離子傳輸路徑,且電極整體的導電性會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此外,研究表明,在TiO2 中引入摻雜、空位等缺陷可有效的提高其電子電導,從而促進鈉離子的傳輸。因此,余彥教授課題組結合靜電紡絲方法,通過調控聚合物(PAN,PVP)組分和比例,鈦鹽作為前驅體及后續的氨氣或真空處理,分別制備了氮摻雜和富含氧空位的多通道TiO2 納米纖維,表現出優異的儲鈉性能(圖一)。通過靜電紡絲方法結合后續氮摻雜和空位的引入,可獲得良好儲鈉性能的TiO2 負極材料。該方法簡潔易操作,可以將其應用于其他儲能材料的設計和制備。


    真空處理前后
    TiO2 鈉電倍率性能比較

    余彥教授簡介

    yan余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2006年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學位,2011年,入選中組部首批青年千人。先后在美國(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和德國馬普固體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Solid State Research)從事科學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高性能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鋰硫電池等關鍵電極材料的設計、合成及儲能機制。目前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Nano Lett., Energy Environ. Sci.,等國際著名期刊上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有10余篇入選ESI高引頻論文,相關文章被Nature, Angew. Chem. Int. Ed., Materials Views China等作為Highlight和封面文章報道。現兼任英國皇家化學會旗下期刊RSC Advances副主編。

    聯系我們

    微信二維碼
    Copyright ? 2022 MECC CO.,LTD.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易百訊 - 深圳網站建設

    Redmi 10X系列發布會
     
    聯系我們
    ×
    狠狠做五月深爱婷婷综合